南安发布行动方案:力争年底超1000亿!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2-05-18

近日,南安发布《南安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数字产业化集群打造为突破口、产业数字化提档升级为实现路径,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方案》提出,做大做强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力争到2023年年底数字经济规模超1000亿元,占GDP比重超25%。



做好底层支撑


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为做好底层支撑,《方案》从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公共支撑平台培育工程、公共数据价值激活工程等,系统化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


在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方面,将加快5G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泉州市推进5G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量化工作目标,力争今年年底前建设5G基站超过800个,完成投资额超过1.6亿元。


同时,加快建设“双千兆”城市。统筹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移动宽带网、广电网络和窄带物联网建设,提升千兆宽带用户覆盖面,升级改造通信运营企业城域骨干网,力争全年光纤及相关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


在实施公共支撑平台培育工程方面,培育一批数字创新平台,如推动华侨大学石材研究院等南安市科研单位不断加强数字新技术新应用创新等,创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搭好公共数字服务平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特色经济,以行业龙头等为主要依托,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集群的行业级平台。鼓励国企+民企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打造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


实施公共数据价值激活工程上,则通过加速公共数据汇聚、深化政务数据治理、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强化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实施。



强化深度融合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两大核心支柱,其长期发展离不开诸多要素与技术的支撑和赋能。《方案》从实施实体经济数字赋能工程、实施数字新业态强引擎工程、实施龙头数字企业引培工程、实施数字应用场景示范工程等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做好实体经济数字赋能工程,《方案》提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针对目前制造业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从“龙头”“中小”“链条”“园区”四条路径发力,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改造五大基础支撑,分行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每年推广应用18条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2个,推动175家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


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数字化。构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打造“买全国、卖全球”大型跨境贸易平台,推动本地电商平台开展资源整合,打造汇聚全国数据和资源的电商龙头平台。推动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智能物流信息云服务平台。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发展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农业电商,帮助农民、农企“触网”,打造一批现代农业智慧园、市级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


在实施数字新业态强引擎工程方面,《方案》提出培育产业新业态。围绕南安市重点特色产业,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发展“智慧工厂”“无人经济”“直播带货”跨境电商、在线研发设计、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虚拟产业园”,培育“线上产业集群”。同时,顺应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变化,发展智慧出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旅”、在线教育、线上展览、IP数字文创、“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抓紧形成一批技术新业态案例。


在实施龙头数字企业引培工程方面,《方案》通过大力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加快培育平台型企业等方面实施。


在实施数字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方面,将发展一批5G+场景应用,围绕政府、教育、医疗、交通、文旅等13个行业细分领域,聚焦南安五大千亿产业目标丰富场景应用,打造一批5G示范场景应用,力争全年新增5G示范应用2个以上。同时还将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保障落实到位


为切实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案》实施要素保障落实强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