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收益超百亿!九江探索净采矿新模式,着力打造绿色矿山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2-01-18

九江最美长江岸线旁,受损山体得到修复,披上“绿衣”后满山叠翠;废弃矿山进行打造,结合当地特色,变身为游人如织的休闲公园;曾经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矿山开采现场,经过“全密闭无死角”管理和智慧建设,实现了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微信图片_20220117081335.jpg


近年来,九江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建立净矿出让、绿色矿山创建、废弃矿山修复、矿石廊道专线运输、矿石码头整治等全链条管理模式,开辟了一条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成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中的一抹亮色。


溯源+监控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


微信图片_20220117081346.jpg


在工作中,九江市自然资源部门不断强化规划管控、日常监控、修复治理,矿业开发秩序更加规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九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和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布局和管控作用。


投入90万元建设三维综合监管平台,打造融矿山监管、环境监测、矿产品车辆运输监控为一体的“智慧矿山”管理信息平台,为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决策提供依据。对在产持证矿山实行百分制打分,进一步压实了矿山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义务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该做法受到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评价,要求各地参考执行。


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用好政策、讲究效率”,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加快矿山修复治理。自然资源部下达九江市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已基本完成,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成近90%,长江沿岸受损山体的修复成效显著;2020年12月,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会议在九江召开,省政府领导高度认可九江工作,在会上指出:九江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具有“典型意义、示范作用、推动效应”。


整治+创新

推行净采矿出让


微信图片_20220117081349.jpg


近年来,九江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公安、检察院持续开展矿产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行动,有力打击了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结束了矿业开发“散、小、乱”的局面,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公信力。瑞昌市“净矿”出让的经验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净采矿新模式,总结出“12345”的九江模式。


一个模式:净采矿权公开出让;


二个目标:采矿权人“拎包入驻”,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


三高推进:高位推动,高标设计,高附加值;


四项原则:符合规划,不得压覆,选址科学,处置到位;


五项要求:程序要规范,处置要透明,公示要到位,责任要压实,保障要有力。


全市近年来开展净采矿权出让的县达到6个,出让矿权14个,实现收益110.767亿元,提升了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保障了国有资产不流失,探索出一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增值保值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科学化+智能化

着力打造绿色矿山


微信图片_20220117081353.jpg


矿区环境生态化,努力实现“一矿一策、一矿一景”。严格作业标准,彭泽县对所有矿山企业严格按照道路硬化、料场硬化、设备封闭、料场封闭、过滤设施建设、设备喷淋、车辆立体喷淋“七个百分百”的标准考核管理,对气象五参数、扬尘、噪音等实时在线监测;创新运输管控,大力推行“限行、限载、限量、限速、限时、严禁泼洒”的“五限一禁”全方位管理体系;实现矿景融合,建立了“七个一”矿区环境标准,即:每个矿山都要建一块试验田、一片果园、一个公园、一个生态停车场、一个生态公厕、一个环保加油站、一个规范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