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工信厅组织对漳浦县石材加工行业污染问题的整治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先后对赤土乡、赤湖镇、深土镇石材加工企业落实整治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台账管理情况。漳浦县副县长黄松周,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信局以及漳浦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此次检查活动。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来,漳浦县高度重视,主动认领、立行立改、持续整改,切实解决中央环保反馈“漳浦县石材加工污染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理清思路,分类整治
根据“保留一批、整治一批、退出一批”的工作思路,督促企业根据漳浦县饰面石材行业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指导意见表”切实抓好落实,通过一年多的整治,集中区内102家石材加工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验收工作。其中30家通过整治验收并复电、复产,34家签约退出并拆除生产设备,38家环保设施已整改到位,予以复电、复产。
规范入园,严格管理
漳浦县综合评估环境承载能力和饰面石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情况,设立了赤湖、佛昙、深土、长桥、赤土、赤岭等6个乡镇石材加工集中区,严格企业入园标准,规范漳浦县石材加工行业发展方向。投入近 6000万元财政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相关配套和签约退出补偿。制定《漳浦县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饰面石材加工污染问题整改方案》,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立日产日清制,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杜绝石材加工企业严重污染的问题。
加强监管,增强实效
加强远程监控,做到石粉、石渣清理全程可追溯倒查,形成闭环管理。加强固废管理,石粉、石渣清运实行清单化管理,配套专业的石粉废渣清运设备、专业队伍,防止固废物漏管,确保石粉能全部清运到综合利用企业或指定的临时堆放场。加强风险防控,设立应急池,加强巡查检查力度,编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环保管理水平。
下一步,漳浦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继续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漳浦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突破点,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真抓实改,标本兼治,坚决打好问题整改“硬仗”,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