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推动石材行业绿色转型,未来建设百亿石材产业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9-26

雅安市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日前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召开,推介会以“智能建造,绿色发展,引领区域经济新动能”为主题,对雅安市绿色建材产品进行了展示。荥经县委书记李蓉表示,雅安市明确建设成渝地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荥经县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倾力培育,正在形成产业集群。“荥经已构建了"骨料—建筑构件—装配式建筑—先进性材料"完整产业链,今年将启动实施装配式建筑、精品石材两个百亿产业培育计划”李蓉说。


“腾笼换鸟”打造绿色建材品牌


荥经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有11种,其中玄武岩储量3.8亿吨、石灰石4亿吨、花岗石10亿立方米、花岗石尾矿5亿立方米。荥经石材产业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初,30年间,荥经县石材产业由兴盛逐渐衰落。以粗放式开采、生产板材(墙地砖)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随之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雅安建寅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寅说:“以前石材企业都是粗犷的开采模式,开山炸石,最后只选用最优质的原料,80%的资源都变成了废弃的荒料。无序开采对矿区地表植被及水土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荥经县的绝大部分矿山已停止开采。县域经济呈断崖式下降,靠着矿山发家致富的“万元户”变成了“贫困户”,荥经县需要寻找经济发展新出路。


四川雅安推动石材行业绿色转型,未来建设百亿石材产业


对全县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后,荥经县决定发展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产业。荥经县推进全县现有77家小型石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小石材企业搬迁入园、转型升级,实现“腾笼换鸟”,集中力量打造荥经石材品牌。此外,还将原有的荒料“变废为宝”,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不断丰富石材资源综合利用方式,促进荥经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历时3年,荥经县基本建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入驻企业54家(规上企业23家),产值突破2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实现绿色建材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头部产品带来绿色新动能


雅安市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展示了饰面石材、新型墙材、装配式建筑等八大种类绿色建材产品,其中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采用的荥经县“红军红”花岗岩和宝兴县“东方白”汉白玉。


据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的《信仰》《攻坚》《伟业》《追梦》4组大理石群雕,以及外墙立着40根高28米的大理石擎天廊柱,均采用雅安市宝兴县的汉白玉。展馆外墙40根廊柱下共580立方米的红色柱底基座和展馆一楼序厅1960平方米的地铺板均采用雅安市荥经县的“红军红”花岗石。宝兴县汉白玉储量丰富、洁白无瑕、质地细腻,其产品抗折性强,与意大利“卡拉拉白”共同享有“天下第一白”的美誉;荥经县花岗岩色泽鲜红、红里透亮、材质坚硬,具有耐酸耐碱、密度高等独有特性,因其背后还有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被称为“红军红”。



推介会上,四川省天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最新产品,正式推出了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清水看台板、预制阳台、楼梯、飘窗和预制单仓管廊等多种新型绿色建材产品。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制造生产的预制叠合板,采用半露桁架筋的形式,将管线预埋在制作流程中,省去传统浇筑中模具的使用,同时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工厂对放线孔、传料孔进行预留,不仅减少施工工序,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令其在房建、市政、桥梁等领域备受青睐。”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天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构件厂系成都天投集团荥经新型建材产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被列为四川省重点项目,也是国内首座采用双循环流水线的PC构件厂。该厂采用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是国内同等投资规模下产能最高,智能化水平最高的PC构件厂,其叠合板生产仅需10分钟,外墙生产仅需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