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就如漫画中的这个坑
影响石材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产品的质量与成本是密不可分的,成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这个道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时许多人却抛之脑后了,即使是那些拥有许多高级经济专家人才的企业也是如此。
在许多的重大工程项目竞标的过程中,发包企业找来多家的石材加工企业来竞标,以最低价中标的原则选择中标单位,谁家底价低,谁家就中标。?
这种做法从投资方的利益出发无可厚非,也十分合情合理,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但从经济学原理来说,违背了质量与成本的经济原则。
美国质量大师戴明 Deming:
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这句定义戴大师是说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做出最有用产品,没有说最好产品。
美国质量大师朱兰 Juran:
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最好,而是客户使用和售价的最佳。这句话定义朱大师就阐述得更直白了,质量是一种适用性,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最好。
然而,中国建筑市场的行情却是“出最低价”,却要“最好的产品质量”,这能行得通吗?
笔者前几天看到图1~图3的这幅漫画时颇有感触:
图1有两条深沟横亘在一条路上,为了将深沟砌起来使行人安全地通过,两家不同理念的公司各自承担了这项任务。图1左边的甲公司施工时偷工减料,因为承接的价格低(廉价),将一块块砖随意扔到沟中,砖块与砖块之间不是一块块叠实砌上来的,砖块与砖块之间有很大隙。
▲图1
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来图1右边(质量)的乙公司认真施工,将一块块砖无缝地砌上来。当项目完成后一位美丽的姑娘站在深沟的中间犹豫是向廉价的一边走去呢?还是向质量的一边走去呢?终于她抬腿迈向了廉价的一边。结果可想而知,美丽的姑娘踩垮了廉价建成的深沟里砖,坠入到深沟里面。
▲图2
右边质量这边建好的深沟的砖体非常牢固,见图3,项目人员踩在质量这边建好的深沟砖体处营救不幸坠入坑中的美丽的姑娘,安全牢固。这套画面引申到石材产品的建筑装饰项目上也是非常贴切的。
▲图3
石材装饰工程长期来以招投标为主,招标时甲方将价格压得很低,以低价者中标。而乙方(石材企业)为了承接到工程也将价格降到很低,价格很低的目的就是为了拿下工程。而一旦工程接下后作为产品的加工企业是不可能赔着本供货的。总是会在材料上,加工质量上动脑筋,想办法为自己赚取最大的利润。上面的三幅图足以说清了其中的道理了。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工艺,厂房面积、人员结构、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等各方因素的差异,产品价格上相差较大,不能以一方的价格低来压另一方的价格。
笔者多年以前参加过国内一些地产项目的投标活动,最有讽刺意思的是所谓的投标并不是大家在一个大厅里一块来竞价,而是甲方把各家分别叫到不同的会议室里与石材产品的生产方议价,以一家的价格压另一家的价格,直到达到他们的愿望。
有次甲方以云浮的很低的价格来压笔者从业的企业的价格,最后笔者对甲方说你们的工程不做了,你们找云浮的企业做而做罢。任何产品的质量总是与成本发生永恒的关系,常说的物美价廉不过是企业的营销手段和策略吧了。
例子:
以苹果手机例,如此精美的产品让苹果公司卖到1000元以下可能吗?